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
山地重点实验室(新版)

教师简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教师简介 >> 正文



李朝婵简介
日期: 2023-11-13      信息来源:      点击数:

女;1981年12月出生;博士(后);教授(三级);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“百”层次人才;硕士生导师。主讲本科课程《贵州名花鉴赏》、《贵州野生木本花卉》,主讲研究生课程《生态学学科前沿与进展》、《种群生态学》、《喀斯特土壤生态学》,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,主持完成国家基金2项,省部级、厅局级项目6项。

E-mailchaochanl@gznu.edu.cn

教育经历

2007/9-2012/7,贵州大学,森林培育,硕博连读

2003/9-2007/7,贵州大学,林学,学士


工作经历

2016/9-2020/2,中国科学研究院地球化学研究所,环境科学与工程,博士后

2012/7-至今,贵州师范大学 副教授、教授

研究方向

1. 植物生理生态;

2. 山地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应用

招生方向

生态学(学硕)、林业硕士(专硕)。

科研项目

1. 中国贵州野生杜鹃群落天然更新障碍机理研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国家级,2015.01-2018.12

2. 凋落物介导下的野生杜鹃群落植物-土壤反馈机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国家级,2020.01-2023.12

3. 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“百”层次人才项目,贵州省科技厅,省部级,2024.01-2028.12

4. 贵州油茶高效繁育与栽培技术集成示范,贵州省教育厅,厅局级,2019.04-2020.04

5. 贵州省无籽刺梨高效繁育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,贵州省科技厅,省部级,2015.01-2018.12

6. 二月兰对野生杜鹃群落土壤酚酸的响应研究,贵州省科技厅,省部级,2017.01-2020.12

7. 废弃煤矿区植被恢复树种选择及适应性研究,贵州省林业厅,厅局级,2016.12-2020.01

8. 贵州油茶产业链高质化利用与示范,贵州省林业厅,厅局级,2022.12-2025.12

■ 科研获奖

1. 贵州野生杜鹃群落天然更新障碍及调控研究,贵州省2022年度科学技术奖(三等奖),排名第1

2. 贵州野生杜鹃林培育与更新关键技术,国家林业局第十三届梁希科技进步奖(三等奖),排名第1

3. 特色杜鹃种质资源培育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,贵州省2019年度科技进步奖(一等奖),排名第8

作与论文

1.《贵州野生杜鹃群落生态学》, 科学出版社, 1著作人, 2020-11

2.《贵州无籽刺梨生态适应及应用研究》, 科学出版社, 1著作人, 2019-10

3.《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综合科学考察》, 科学出版社, 4著作人, 2016-10

4. Characterization of volatiles in flowers from four Rosa chinensis cultivars by HS-SPME-GC × GC-QTOFMS,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, 2023, 14:1060747(通讯作者);

5. Distribution of six phenolic acids and soil nutrient relationships during litter decomposition in Rhododendron forests, 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, 2023, 6:1142510(通讯作者);

6. De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in Subtropical Rhododendron Litters under Artificial Regulation. Metabolites, 2023, 13(2):279(通讯作者);

7. Seasonal Variations of Low-Molecular-Weight Organic Acids in Three Evergreen Broadleaf  Rhododendron Forests. Metabolites, 2023, 13(1):119(通讯作者);

8. Distribution of six phenolic acids and soil nutrient relationships during litter decomposition in Rhododendron forests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2023, 6:1142510(通讯作者);

9. Allelopathic potential and allelochemical composition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of Rhododendron delavayi forest, southwest China,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, 2022, 10:963116(通讯作者);

10. Response of Bletilla striata to Drought: Effects on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Also with Electric Measurements, Plants, 2022, 11: 2313(通讯作者)

学术职

1. 贵州省科协第十届代表大会代表;

2. 贵州省林学会理事;

3.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分会理事;

4.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高山杜鹃国家创新联盟理事;

        5. 《林业科学》期刊青年编委;

6. 贵州省花卉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;

7. 教育部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;

8. 国家基项目通讯评审专家;

9. 省委组织部选派产业扶贫技术专家、省级科技特派员


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西校区

电话:0851-88563212, 88653801  邮件:sdhjzdsys@163.com

贵州师范大学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  版权所有